2024-12-10龙阳声韵《20年了!我们永远怀念她》
2024-12-02 15:15:40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傅莹莹 |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260

您好听众朋友,我是玲珑,欢迎收听龙阳声韵。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文章,来源与中国妇女报。这篇文章的标题是《20年了!我们永远怀念她》。


昨天

张纯如离开我们20年了

27年前

她用一本

《南京浩劫——被遗忘的大屠杀》

将人类至暗时刻呈现在西方读者面前

让西方主流社会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

她相信“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改变世界”

她用一生为三十万亡灵奔波

甚至献出生命

致敬她的正义与执着!

她,叫张纯如


她叫张纯如。

她撰写的《南京大屠杀》一书,被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威廉·柯比认为是人类史上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。

在这本书出版之前,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这一浩劫知之甚少。他们知道奥斯维辛集中营,知道被纳粹屠杀的百万^犹太人、波兰人、苏联人、吉普赛人、德国人,但是他们并不知道,二战期间,日军在南京犯下了怎样的暴行。

张纯如在写《南京大屠杀》时,不过二十几岁的年纪。很难想象,她做了多少努力,才有力量支撑自己在人生最美好的年纪,每天与南京大屠杀那段残忍血腥的历史为伴。

她要把那些砍头、活焚、活埋、在粪池中溺淹、挖心、分尸等等酷刑,一字一句的写出来。

成书后,她又遭遇日本右翼势力的报复和骚扰。

她不断接到威胁信件和电话,这使得她^不断变换电话号码,不敢随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。她曾经对朋友说,这些年来她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。

后来她患上忧郁症。2004年,她在自己的车中开枪自杀。时年36岁。

她只身一人来到南京

向世界揭露历史真相

在接触到南京大屠杀之前,她和大多数人一样,过着简单而幸福的生活。她从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毕业,又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写作硕士学位,她完全可以走任何一条别的路。 

但是,张纯如选择研究这样一段历史,并且将《南京大屠杀》这本书呈现给世人,甚至为此献出年轻的生命。 

南京大屠杀于她,是一种生命的连接。

为了那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,她只身一人来到南京,向世界揭露历史真相。

1995年夏天,张纯如来到南京,亲自走访了十余位幸存者。她一路风尘仆仆,路上还生了病,但她一刻都未曾耽误。

张纯如的母亲张盈盈后来回忆道:“虽然纯如没有经历过那场残忍的战争,也出生在美国,但是她始终认为自己的根在中国。”随着张纯如调查南京大屠杀的深入,看到日本右翼分子妄图抹杀、歪曲历史事实,甚至篡改教科书的行为后,她意识到这件事是多么的“不公正”,“张纯如一直觉得自己有道义上的责任,必须要勇敢地站出来发声”。

她让世界知道了南京大屠杀

1997年,在南京大屠杀60周年之际,《南京大屠杀:被遗忘的二战浩劫》面世。

书名中,张纯如将南京大屠杀称为“the forgotten(佛干恩) Holocaust(好罗考斯特)”。

Holocaust(好罗考斯特)一词是指大规模的毁灭和虐杀,但对于西方人来说,“The Holocaust(佛干恩) ”已经等同于二战时纳粹德国^对犹太人实施的^种族灭绝大屠杀。

张纯如用这个词让西方人知道,在中国也发生过一场同样惨绝人寰的大屠杀。

这本书^是对南京大屠杀^首次用英语进行的全面研究,它让许多普通西方读者了解到人类历史上这黑暗一页。
    对日军的所作所为,此书比以往的任何记录都更为详细。

书中记述的日军暴行丧心病狂、令人发指。作为中国人,读到自己的同胞遭遇这样的戕害和蹂躏,更是悲愤至极。

除了讲述南京大屠杀事件本身,张纯如还进一步探讨了战后日本政府掩盖、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行为。

这本书一经出版,引起了美国社会轰动,曾连续10周成为《纽约时报》畅销冠军,西方各界开始关注南京大屠杀并热烈讨论。 

这本书在美国有多火?据出版这本书的编辑苏珊·拉宾纳(Susan Rabiner)介绍说:

通常一本书的巡回签售会持续两星期,大作的签售是两个月,而这本书的签售持续了一年多。这是从未听说过的事。我们被迫把签售一再延长。这显示了这本书持久的热度。

她曾经对朋友坦言

这些年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坦言

但同时,《南京大屠杀:被遗忘的二战浩劫》一书的大卖也给张纯如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。
    张纯如收到了很多恶毒的恐吓信和电话,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,她只能不断变换电话号码,不敢随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。

    
她曾经对朋友坦言,这些年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。

不仅如此,在如山的罪证面前,日本右翼民族主义分子^竟然对书中描述的暴行^持否认态度。
    
他们不但拒绝承认历史,还恶意扭曲历史,认为中国单方面伪造了历史事实。
     
日本右翼作家Kase(kei s) Hideaki(黑dei熬kei)甚至这样狡辩:

我们没有在南京实施大屠杀,那些完全是中国人伪造出来的。

张纯如曾凝视过幸存者的双眼,倾听过他们的故事,而日本方面故意选择集体性失忆,这对她来说是难以接受的。
   而她的内心也极度敏感,每一次写作她都必须直面残忍的人性,太多沉重的事实压得她喘不过气来。她在记录受难者经历时就对日军的暴行产生了不良身体反应。

张纯如曾说,她的内心承受了巨大的伤痛,因为(暴行)真的动摇了她最基本的信念:“人性本善”。

2004年,正在撰写第四本书的张纯如陷入重度抑郁症,病情不见好转,最后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
在旧金山市中心

  有一间纪念她的阅览室

为了纪念已故华裔作家张纯如,在位于美国旧金山市中心的^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,开设了一间^阅览室。8月20日,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^阅览室开设仪式。
    阅览室位于纪念馆三层,被命名为
“一个人的力量”。

张纯如坚信“一个人的力量”,她用一本《南京浩劫:被遗忘的大屠杀》向世界揭露南京大屠杀真相。如今,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7年了,截至目前登记在册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32人,《南京浩劫:被遗忘的大屠杀》面世27年,越来越多的“一个人”站出来,继续张纯如未竟的愿望。

张纯如

在如流星一般绚烂的一生中

写下了历史纪实著作《南京大屠杀》

引起了美国乃至西方世界

对这段惊天暴行的关注

也唤醒了华人世界对这段沉痛历史的记忆

你是替历史呐喊的斗士

你的一生短暂却充满力量

纯如,我们永远怀念你!


责编:傅莹莹

来源:汉寿县融媒体中心

要闻
视频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